2025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EMOTION》
融合「情感」與「動態」,透過觸碰與互動,讓視覺元素在數位介面上轉化為動態情感,形塑人與機器間全新的感知體驗。
Initiating the Journey of Emotion - 啟動一場探索情感的旅程。當使用者透過點擊、滑動或觸發裝置與作品互動時,螢幕上的色彩、圖像與動畫交錯融合,帶來驚喜、愉悅等多層次的感受,並展現設計師在數位環境中重新塑造情感、影響個體情緒感知的能力。
透過與不同裝置的觸碰,每一次互動都將激發獨特的想法變化,讓情緒在數位世界中流動、延展,開啟感知與連結的新篇章。
2024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( i ) CONNECT》
( i ) CONNECT ,希望傳達人與科技的緊密關係,體現人透過各樣媒體與日常五感的連結過程。
我們以媒體為載體,從「人」出發,透過不同的生活議題、互動模式及感官體驗,刺激多感官的連結,打造相互對話、溝通、交流的精神場域,開啟「 I Connect 」跨時間、跨空間、跨領域、跨時空、跨宇宙的連結旅程。
媒體設計的連結,透過理性的調研,刺激感性的覺知,在現實的生活,創造虛擬的想像,利用創意將日常的各種元素,以互動及遊戲的設計語彙,藉由五感的觸發,與科技相互連結,產生碰撞,將理性流暢工整的線條,結合充滿感性且意外有趣的驚喜!
2023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無常形》
露珠-水團-結晶-蒸氣-露珠,
「水無常形」
水沒有固定的形狀,
設計也沒有絕對的答案。
無時無刻的形態調動,
相應著每個時刻所帶來的挑戰,
「無常」形,無「常形」。
瀰漫於空間中的水氣,相互靠近匯聚,如水珠般的靈感逐漸化作一團又一團巨大的水團。
淹沒在想法交雜的漩渦當中,無力掙脫,
遊失在波光粼粼卻無從採集任何解決方法的流水裡,
探尋清晨帶來露珠與氧氣。
跨步與卻步、原型或改變,
在時限的洪流中,帶走些甚麼,留下的又是甚麼?
抑或是在這份湍急下,拾起了些甚麼寶藏呢?
泉湧迸發而生的新點子就像是朵朵浪花,衝破了無法突破的迷霧。
河流成了可載船的汪洋,海面映盪著正午的光芒輕推著。
頓時,所有的一切都結晶了,
設計終將找到突破口,
混雜的脈絡不再載浮載沉、湍急的河流不再躁動,正午的光輝也被鎖進於此。
無常形的存在所有鏈結當中,
共感著身處於各型態的自己。
2022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孿生鬥 GEMINISelfBattles》
媒體世代X自我鬥爭
從什麼時候開始?
鏡中,自我反射的重影一分為二
是世代? 是媒體?
鏡外的世界
放大了「外在」與「內在」的自我
我們如同孿生一般彼此對映的「自我」相互爭鬥。
好奇心,引領著你我活躍;
數位化,豐富了你我的眼球
這些密佈的資訊,帶來的是建構自我的連結?
還是,正悄悄地步步破碎你我內在的世界?
“黑鏡中,一場場自我與自我之間的決鬥,
正無限迴圈!
2021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拾時》
「 拾起最後的時光,努力舞轉出自己的光芒 」 ——拾時
PICK UP TIME 在這快速變動的時光裡,
我們拾起最後的青春,呈現四年的成果精華。
在一片無盡的黑暗之中,將過去的時光編織成絢爛的光譜,
隨著世代的洪流隨意變形,將自己轉化為能屈能伸的可塑材質,
用不同的面貌接受世界也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。
未來無法預見,我們要把握當下,
在今天結束之前不停地舞轉,恣意地伸展成不同的樣態,
閃耀出其中的光芒,為未來而行動。
2020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設勤狂》
主角是一名對設計莫名癡狂的男人,在就學期間總是沒日沒夜的做設計,並且講自己學會的軟體都貼在身上來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畢業的那一天,大家都穿著學士服在禮堂裡拍照,只有他,我們稱其為對設計瘋狂的男人
跑到了熱鬧的中山北路上,對著路人打開了大衣,秀出他多年來的心血
彷彿就像在和這世界宣揚一名偉大的設計師的到來。
或許路人對他的舉動感到懼怕,或許有人對他的癡狂幸災樂禍。
但最重要的,他將對設計的情感展露無疑,把自己化做一個「狂」字
帶著屬於自己的執念和身為設計師的桀驁不馴,在這個世界閃耀著。
2019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頑鼻子》
頑,就是要玩。
任性的玩樂作品,何必苦苦製作呢 ?
不管在任何時候,都要保持著童趣的心,保持著那頑童的自己。
在生活中玩轉每一件事。
鼻子,畢製;
每個人的鼻子都與眾不同,如同自己的畢製般,做出屬於自己的任性。
等著出社會的新鮮人啊,讓我們深呼吸一口,用鼻子吸進新鮮空氣,勇敢的直前吧。
2018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白 。白》
白.白是一種設計師、創作者、藝術家心中
既害怕又渴望與人相遇的情緒
張大眼睛盯著來來往往的人潮
盼望到眉毛變成人的形狀
也許會有人來,也許不會
白.白等著你;不想白白等著你。
我們將這種渴望被愛又害怕得到愛時的矛盾情緒擬人化
變成( 白.白 )這個表情
進而將設計師、創作者、藝術家的一些怪僻和糾結體現
在熱情間充斥著孤僻
卻又害怕沒有人想和自己的心血相遇
深怕自己的努力只是白白地浪費時間
面對未來種種的不確定性
其實我們內心深處都只是渴望著能夠透過這個展證明
這些年我們沒有白白地度過。
2016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酶》
主視覺以灰白為基調而接收不到可見光。
酶在電子顯微鏡下因為信號源的不同
因此呈現的世界是沒顏色的灰。
另外,灰色在色彩學中屬於無色彩
是一個襯托其他色彩的顏色
如同在展場中
主視覺的灰像是酶一樣的存在
默默地、溫和地襯托出各位的作品
焦點是屬於各位設計師的。
2015年畢業製作專刊
《絲路SILKROUTE》
絲路,一條細膩的思考路徑。
每一次的思考都是在腦中探索自己的宇宙
並且碰撞連結出新的想法
在腦中我們串連了無數的路徑
每一次長征都代表著表達想法的方式
這個路徑就是我們的「絲路」。